01小儿体重与身高计算
▍体重计算方法1~6个月:出生体重(以3kg计)加上月龄乘以0.7。
7~12个月:体重等于6加上月龄乘以0.25。
2~12岁:年龄乘以2后,再加上8。
此外,新生儿出生后的3~个月,其体重通常会达到出生时的两倍;满周岁时,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三倍;而到了两岁时,体重则可能达到出生时的四倍。
▍身高计算方法出生时,小儿的身高大约为50厘米;到了半岁,其身高可达到约65厘米;满周岁时,身高约为75厘米;而到了两岁,小儿的身高可能达到约85厘米。2至12岁小儿的身高计算方法为:身高(厘米)=年龄×7+70(或75)。若身高低于正常值的百分之三十,则视为异常。
02其他生长发育指标
▍头围和胸围新生儿出生时的头围约为33~px,且在一岁以内头围的增长速度最快。1岁时,小儿的头围约为px,2岁时增长至px,而到了5岁时,头围已达到px。当小儿长到15岁时,头围已接近成人的5~px范围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2岁之前进行头围测量具有特别的价值。另外,关于胸围,小儿出生时的平均值为px。到了1岁时,头围与胸围基本相等,约为px。
▍牙齿发育乳牙的萌出与月龄密切相关,其计算公式为:月龄-(或6)。通常,小儿在出生后的~10个月间,乳牙会开始陆续萌出。若到12个月时仍未萌出,则可视为出牙延迟,需及时就医检查。
▍囟门与配方奶婴儿出生时,其囟门的大小约为1.5至50px。随着成长,这一部分会在1至1.5岁(即12至18个月)时逐渐闭合。若在此期间未正常闭合,建议及时就医检查。在配置全脂奶粉时,通常的配比是按照重量以1:8的比例进行,或者按照容积以1:的比例进行。这样的配比可以确保奶粉的浓度适中,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。
03小儿用药与血压测量
▍药物剂量计算按体重计算:每日(或每次)所需药物剂量=患儿的体重(kg)乘以每日(或每次)每公斤体重所需的药量。
按体表面积计算:对于体重小于等于30kg的小儿,其体表面积可简化为体重乘以0.后加0.1。若体重超过30kg,则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乘以0.02后加1.05。
成人剂量折算:小儿所需剂量=成人剂量×小儿体重÷50。
▍血压测量2岁以后的儿童,其收缩压的计算公式为:收缩压=年龄×2+80mmHg(或年龄×0.27+10.67kPa)。
舒张压通常为收缩压的2/3。
新生儿的收缩压平均在60~70mmHg之间,而1岁以内的婴儿则为70~80mmHg。
在测量血压时,袖带的宽度应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,以确保准确度。
0婴幼儿烧伤与补液
▍烧伤面积计算在处理小儿烧伤时,准确计算烧伤面积至关重要。通常,我们采用中国新九分法来估算烧伤面积。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懂,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评估烧伤程度。对于小儿患者,由于身体比例与成人有所不同,因此需要特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