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影/新京报记者吴江
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妇联了解到,为了更好地普及家庭急救知识及儿科健康知识,消除家长误区,北京市妇联医院开发了线上家庭健康微课,微课包括9个主题的急救课和“口袋医生”系列音频,每节微课时长在5分钟左右。
11月17日,由北京市妇医院共同主办的“北京市妇联女性家庭社会”大讲堂——家庭健康技能大赛在北京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举办。现场,12组家庭分成6支代表队参与了急救知识、健康知识考察,心肺复苏、外伤包扎实操,动手配备急救包等四个环节的比拼。现场60组家庭观看了比赛,并上台参与互动。
急救健康知识题答错率80%
摄影/新京报记者吴江
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是几分钟?烧烫伤后应该怎么办?服用蒙脱石散需要和其他药间隔几小时?在首个考察急救知识和健康知识的环节中,6组家庭在台上对10道题目进行回答。在评委老师公布答案后,错误率最高的题答错率竟高达80%,“家长原以为一定正确的题竟然是错的”这种状况并不在少数。
“我小时候被烫伤了就是抹牙膏,所以现在也是这么教孩子的,没想到这个老方法竟然是错的,还容易引起感染。”在感到意外的同时,参赛家庭更意识到了跟随专业人员学习正确急救知识的必要性。
在随后的心肺复苏、外伤包扎,动手配备急救包等实操环节中,一些参赛家庭弄错了急救顺序,用错了急救物资,也有少数家长和孩子面对意外伤害临危不乱、能够井然有序、高效地进行急救。
摄影/新京报记者吴江
“这里面有一些参赛家庭之前参与过市妇联急救课堂的学习,所以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都掌握得比较全面了。”北京市妇联宣传部副部长高蕾介绍,为了提高家庭急救技能,北京市妇联于年启动了“女性·家庭·社会大讲堂”的家庭急救课项目,首个落地区为东城。
年暑期,通过该项目,医院的急救课程团队再次走进东城、西城、朝阳3个区12个社区,对家庭进行面对面的急救知识普及。课程中医护人员与家庭共同体验动手制作急救包,共计发放了个急救包。
家庭健康微课上线
为了更好地打通急救知识、儿科健康知识进家庭的“最后一公里“,活动当天上线了健康课程。今年年底,医院各科室医生和护士长录制的包括心肺复苏、烧烫伤、气管异物在内的9个主题的视频微课,和“1期节目讲透1个儿科常见疾病”的口袋医生音频栏目将上线。届时,家长通过北京市妇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