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子上班时拔罐被烧伤,烧伤面积30%,女同事:不是我非要给她拔
很多养生项目比如拔罐、火疗等,由于需要用到酒精,具有一定危险性。如果不是由接受过完善培训的专业技师操作,很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身体伤害。最近,郑州一家采耳店的员工李女士在上班期间,让同事给自己拔罐放松一下,没想到酒精不慎被点燃,最终导致面部和颈部大面积烧伤,连头发都烧了。医院的病床上。
李女士的弟弟李先生向记者反映称,姐姐上班的店里不提供拔罐项目,但店内却一直纵容员工之间互相拔罐。最终才导致了这场悲剧。现在李女士躺在病床上,脸部被烧伤,脖子上布有大面积的水泡,“还有背部,以及没有看到的地方都有这种大水泡”。烧伤面积达30%。李女士母亲在女儿的病床前哭到不行,她哽咽着说:“俺闺女还没有找对象。”而今女儿烧成这样子,让李母十分担心。
帮李女医院,她称:“拔罐时不是要点着吗?灌口的酒精流下来,流到她身上了,当时头发也点着了。”记者询问该同事,是否会拔罐?同事表示:“之前在其他地方是经常拔的。”记者询问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,以及是否具备相关证件?同事答:“那没有。”
既然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培训,为何还擅自拔罐呢?同事称,是因为李女士非要求自己帮她拔,“并不是我非要给她拔,因为同事之间关系很好,让我帮她拔一下罐,我又不可能拒绝。”同事称,事情发生在公司,得找公司解决。
记者来到李女士的上班的采耳店,店内负责人称,“同事不愿意给李女士拔,但是李女士非要让同事帮忙,你说咋弄?”负责人还指出拔罐的物品属于个人物品,和公司无关。李先生提出质疑:“我姐说是公司的东西啊。店长说的是,员工累了,互相之间可以拔一拔。我昨天晚上问你,你也是这么说的。”店长回应称,此次李女士出事所用的拔罐物品,正是她的私人物品。自己在一年多之前,让员工拔过一次罐,后来忘了将用具拿走,便一直放在柜子上。
店长称,李女士出事时,她回家吃饭了,并不知情。此时店内负责人再次声明,这是两个同事之间的私下沟通,“像我给你化妆,你给我化妆一样”。公司并不开放拔罐项目。拔罐所用的物品也非公司提供。因此他们认为,此事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李先生感到很不满,他指出:“那为什么店长要买这个罐来拔?为什么又要放在店里?”负责人反问:“你手机为什么要放在店里?难道说员工的手机爆炸了,我们要负责任吗?跟我们没关系。”
负责人表示,李女士出事后医院,并且在家属赶来之前垫付了医药费,已经做得仁至义尽了。“该我们负的责任肯定会负,一分都不会少”,而如果不是店方的责任,也不应该要求其承担。
李先生表示希望店里给出一个态度,他也好给姐姐好好看病。目前双方仍在协商中。
本想缓解疲劳,放松身心,现在却被大面积烧伤,医院,令人唏嘘。可见,在操作人并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前提下,很多养生项目其实并不“养生”,反而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性。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店内员工,都需要提高安全意识,不要将拔罐、火疗等项目视为普通的休闲放松项目,从而掉以轻心。
此外,店方也应该加强员工的管理。店长让员工给自己拔罐,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创造“累了就互相拔罐”的氛围。希望店方能以此事为鉴,明文禁止员工之间私下互相进行危险项目的操作。